全國和地方資產負債表編製工作方案獲深改組通過 將摸清中國百萬億“家底”

  今年3月底,主抓該項工作的國家統計局時任副局長許憲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家統計局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個國務院部門合作,在北京等11個省市部署編製資產負債表試點工作,通過組織試點,加強對試點地區工作的指導和檢查,著力解決編製資產負債表中的技術難題,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編表經驗。

一直都悉心致力於為各類業主提供優質信貸服務,在瞭解到借貸市場上對資助房屋業主欠缺度身訂造的問題後,設計了項目以迎合資助房屋業主需要。

  6月26日,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六次會議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全國和地方資產負債表編製工作方案》。

  深改小組會議指出,編製全國和地方資產負債表,要客觀、真實、準確地反映我國企業、政府、住戶等常住機構部門所擁有資產負債的規模、結構,為提高宏觀調控科學性有效性提供統計服務保障。

  待工作方案正式落地,中國資產負債狀況將有官方權威口徑,國家和地方“家底”狀況也將隨之呈現。對於債務風險、金融風險等,國家應對能力如何,通過資產負債表將有量化評估。

  《全國和地方資產負債表編製工作方案》由國家統計局牽頭推進,目前已經在北京等11個省市部署編製試點工作。此外,國家統計局還試編了2013年全國資產負債表——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尚未從公開渠道見到上述資產負債表。

  政府資產負債表是其中重要一環。由財政部牽頭推進的“權責發生製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包括政府資產負債表)也在進行中,到2015年底,全國所有省本級和1900多個市縣區參加了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試編工作。

  工作方案獲通過

  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編製全國和地方資產負債表的要求。此後,這項工作一直由國家統計局牽頭推進。

  今年3月底,主抓該項工作的國家統計局時任副局長許憲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家統計局已經做的工作包括:一方麵,研究了資產負債核算國際標準和有關國際組織編寫的操作手冊,召開了資產負債核算國內和國際培訓會議,為我國實施國際標準和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積累了經驗;另一方麵,國家統計局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個國務院部門合作,在北京等11個省市部署編製資產負債表試點工作,通過組織試點,加強對試點地區工作的指導和檢查,著力解決編製資產負債表中的技術難題,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編表經驗。

  據了解,國家統計局利用已有的聯網直報企業資料、經濟普查資料、部門行政記錄資料和財務資料以及金融市場數據,已試編了2013年全國資產負債表。

  由國家統計局牽頭的這項工作,最終獲得深改組的審批通過。深改小組會議指出,編製全國和地方資產負債表,要堅持真實準確與審慎核算相統一、整體推進與分步實施相結合、國際標準與我國實際相協調的原則,明確基本分類,規範基本表式和編製方法,客觀、真實、準確地反映我國企業、政府、住戶等常住機構部門所擁有資產負債的規模、結構,為提高宏觀調控科學性有效性提供統計服務保障五金制品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通過國家資產負債表,能比較清楚地掌握債務風險、金融風險,以及國家應對能力。

  許憲春曾表示,編製資產負債表對於摸清國家和地方的“家底”,全麵反映資產配置情況,以及加強國民財富和風險管理等都有重大意義——能為科學調整資產規模和結構提供基礎信息;為科學調整負債規模和結構、防範和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提供依據;為科學調整國民財富的部門分布結構提供基礎信息;根據資產負債表,能計算杠杆率,判斷其是否合理,以便采取措施避免過度杠杆化。

  技術難題有待解決

  楊誌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編製國家資產負債表的過程中,居民家底數據容易掌握,最難的是政府資產負債表。其中有很多技術難題待突破,比如政府資產、負債的邊界在哪裏,哪些應該統計進來;像很多資產,如自然資源沒有市場價,如何去估價;還有土地等資源,市場價值波動較大,如何估價也是個問題。

  去年4月份,許憲春帶隊去廣東檢查指導資產負債表編製試點工作時強調,編製資產負債表要解決三個關鍵問題:一是資產和負債的範圍界定。要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界定資產和負債的範圍,做到既符合國際標準又具有可操作性。二是估價問題。要參考國際估價方法認真解決金融資產、股票、固定資產、自然資源及無形資產的估價問題。三是資料的來源問題。要加強部門協作,全麵、準確地收集各種資產、負債和價格等資料。

  去年12月份,全國人大常委會披露的人大預工委關於建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製度情況的調研報告顯示,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製度進展順利,但改革推進中存在基礎工作不夠紮實和製約改革的體製性機製性問題,一些技術難題也要加以重視和解決。

  報告披露的具體問題有:公共基礎設施會計數據難以獲得,有些市政道路、橋梁等,沒有明確管理部門,隻有實物量,沒有價值量;行政事業單位的土地使用多數屬劃撥取得,重置成本較難找到合理的市場價格,如在固定資產清查時,有的行政事業單位對於劃撥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以1元的名義價入賬等。

  此外,人大預工委調研報告也指出,政府負債披露機製有待健全,對或有債務的確認和披露也需要研究。如,地方融資平台公司主要承擔政府公益性項目投融資功能,還有自來水、公共交通、供暖等市政企業多靠政府補貼運營,這些企業債務是否要在政府債務中加以體現。

  目前,已經有多家研究機構對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進行測算。如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2015年披露的數據顯示,2007-2013年,國家總資產從284.7萬億元增加到691.3萬億元,國家總負債從118.9萬億元增加到339.1萬億元,淨資產從165.8萬億元增加到352.2萬億元。

  結構上來看,2013年,居民、非金融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總資產占國家總資產之比分別為29.4%、30.3%、27.4%和12.9%。

  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當時認為,當前中國的資產負債表的結構風險,主要表現為期限錯配、資本結構錯配以及貨幣和資產錯配。其中期限錯配問題主要反映在地方資產負債表中,雖然我國地方政府總體上不存在清償力問題,但資產負債表的流動性風險是比較大。

  

原文地址:http://news.10jqka.com.cn/20170627/c598991684.shtml